close
昨日
住家樓下中庭
ㄧ位父親牽著上托兒所的娃
準備回家
(好嘹亮的一聲回答)
原來早已不知何時起
台灣的小朋友
被期待著
在國小義務教育的課程中
達到十項全能的技藝
現在的孩子
除了注音符號要學
國語字要認得
自我意識培養
人際關係學習
要會加減乘除
玩躲避球時
會打會躲
(其實到底為什麼國小國中要打躲避球呢?
台大城鄉所畢恆達老師曾在書中對此有一番討論)
舉凡素描捏陶土書法唱遊游泳
甚至台語英文都要求朗朗上口
堪稱"十項全能"不為過也
個人並不反對
在孩子較小的時候
接觸五花八門
各式各樣的活動
因為孩子們本身是愛"玩"的
而學校教育目的
是讓孩子們認為好"玩"
盡而達到學習的效果
然而
一個七歲的孩子
是否真的因為同時學習三種語言
即能達到我們大人世界想像中的
外語學習=所謂的"提早接觸">>>"發音標準"
恐怕在我們自己的心中
都還是個問號吧?!
而"提早接觸"會不會更進而導致"提早放棄"?!
很多的問題
都只能留待日後觀察與時間考驗
我們可千萬別拿孩子
反覆無常地做實驗呢~
可
看看目前台灣的教育環境
難不成真要走一步算一步?!?!?!
我那些在教育體系中努力的同學們
亦是深表無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