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再度閱讀X世代Y世代的相關書籍,  目的在更了解身處大環境下的個人行為與團體行為, 試圖為自己時而茫然困惑的情境, 做一個完整的詮釋, 意外收到朋友的轉寄信, 想跟大家分享~~~

An Article about Z Generation
<<新週刊>>2006年6月16日

 

 

 

 世代開啟"我"時代

 

 

 

"我們"的時代已經遠去,而"我"的時代正在來臨。全球化已經讓地球變成一個村落,那就讓World Wide Web也變成World Wide We吧。

 

 

 

 "我自己,我的丈夫,Kevin和我即將開始的新家庭。"在2004年致她的粉絲的一封信中,布蘭妮·斯皮爾斯這樣強調了她的人生至愛。當時她只有23歲,尚未因為頻繁的懷孕與生育衝昏頭腦。同樣地,瑪麗亞·莎拉波娃,又一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性情莽撞的青春偶像,屢次提及她的人生信條:"別人想什麼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取悅你自己。"

 

 

 

有多久沒聽到"我們"這個飽含著古典集體主義隱忍與含蓄氣質的稱謂了?"我們"的時代已經遠去,而"我"的時代正在來臨。20年前一個處處驕狂、時時任性、總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旁人只會指指點點:"這孩子家教不好。"而現在,一個時時謙虛、處處謹慎、老為他人著想的年輕人,你會不禁聯想到,他是否來自第三世界、破碎家庭?或是別有所圖?

 

 

 

從我們到我

 

 

 

我們耳邊充斥著太多這樣簡單有力的口號,這些口號看似自我,實則從眾,看似有理,實則蠻橫:

 

 

 

——你是否介意自己的人緣不好?"做好自己就OK啦。"(Just be yourself)

 

 

 

——明知有害,你為什麼還要抽煙/喝酒/吸毒呢?"要爽由自己。""我了解我自己的需要。"(I learned a lot about myself)

 

 

 

——長成這個熊樣,你還敢去參加選秀比賽?"相信自己,沒什麼不可能。"(Believe in yourself.Nothing is impossible)

 

 

 

——辦公室堙A就你的桌子最亂?"我的地盤聽我的。"

 

 

 

——需不需要買雙新波鞋或文個新文身?"當然,表達自己嘛。"(Yes, express yourself)

 

 

 

——為什麼拋棄男(女)朋友/辭職/和丈母娘大吵一架?"你必須尊重你自己的內心感受。"(You have to respect yourself)

 

 

 

——打算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嗎?"忠於自己。"(Be honest with yourself)

 

 

 

——你怎麼會喜歡一個38歲的阿叔/阿嬸?"我就喜歡。"(i'm loving it)

 

 

 

——到了適合年齡,打算結婚或生小孩嗎?"在你學會愛人之前,你首先要愛你自己。"(You have to love yourself before you can love someone else)

 

 

 

——需要站出來表達觀點捍衛權利嗎?"當然,站出來為自己。"(Yes, stand up for yourself)

 

 

 

Jean M. Twenge,第一個提出並定義"我"世代(Generation Me)的女學者,在她長達13年超過百萬份問卷針對我世代的研究報告中,如此描述我世代的群體特徵:以自我為中心、藐視權威、缺乏責任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與決斷,可是卻有前所未有的不快樂。

 

 

 

從我想到我要、我能

 

 

 

"福布斯的富人榜比大公司榜更引人關注,你贏了!努力就有一切!成為最流行的口頭語。品牌無所不在,即使是兒童用品。錄影機、遊戲機、小汽車和脫口秀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經濟雙位數增長,政府向毒品開戰,越來越多的人在抱怨環境惡化,醫療費用飛漲,艾滋病開始流行……"《今日美國》對於美國1980年代"Me! Me! Me! generation"的描述現在看起來,更應該改名為《今日中國》。

 

 

 

他們成長在近似的環境堙A從美國校園暴力堛滌暋D少年,到新加坡電影《十五》堛漸j惑仔,再到中國北京的二環十三郎,這一代人的行為失控成為困擾全球的大問題。而原因可能是:

 

 

 

——放縱的父母

 

 

 

類似於《絕望主婦》隿ynette那樣的母親越來越少見了,她會為了患了多動症的雙胞胎兒子打破鄰居的窗戶而登門致歉。而在中國,甚至美國,你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飛機上的兒童大哭大叫,追逐打鬧,他們的父母無動於衷,旁若無人,仿佛那是別家的孩子。

 

 

 

Michele Borba,一個來自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在研究了從美國至中國,從馬來西亞至阿根廷的上萬名兒童後發現,如今全球的父母,對子女的負罪感,比他們的先輩,大大地加深了:為什麼不能多陪他們一會兒,而要整天忙於工作呢?為什麼不能給他們製造一個溫馨自由的空間,而非要打打罵罵呢?為什麼不能提供他們最好的食物、住房與教育,就像鄰居父母能做到的那樣?為什麼不能給他們提供兄弟姐妹,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Michele Borba將這些問題少年的父母稱之為NMK父母:"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完美的!"(Not My Kid! My kid is perfect!)

 

 

 

——社會的變異

 

 

 

你有無發現,身邊的單身女人、同性戀者、單親家庭與丁克家庭突然多了起來?自我意識的崛起使得種種以集體主義為根基的社會基本架構正走向煙消雲散。現在的年輕人有誰聽說過介紹信?那是20年前,能證明你的社會人角色的唯一工具。今日之結婚證、戶口本會不會就類似於明日之介紹信?

 

 

 

就像單身女人,儘管超過35歲之後,她們被拉登綁架的可能性都要大過找到一個如意 君。但她們有了金錢、權力、地位之後又何必仰仗男人生活?就像戴比爾斯的廣告,推銷左手鑽戒給單身女人,"你的左手代表'我們',而右手呢,則訴說著'我',全世界的女人們,舉起右手"。

 

 

 

來自台灣的購物者研究專家路波表示,這是因為單身女人們一般都認為:"假如我沒結婚,根本得不到禮物,平常自己好慷慨,錢都用在家人及朋友身上,而得到同等回饋的幾率卻極其渺茫。"歐洲RSCC公關公司的購物年度消費調查時候發現,48%年齡35歲以下的女人,採辦禮品時,會首先給自己挑選個好禮物。

 

 

 

——消費主義的推波助瀾

 

 

 

《時代》週刊曾經驚訝於日本我世代驚人的消費能力,而且這種消費往往以非理性的方式出現。2001年日本尚未脫離通貨緊縮泥淖之際,法國著名奢侈品LV在日本市場的銷售仍能出現驚人的兩位數增長。據日本智庫Saison Research Institute的調查,有超過90%的東京人在20多歲時,就至少擁有一件LV的產品。

 

 

 

一個二十來歲連單身公寓都租不起的人卻認為自己應該住高級公寓,一個月薪1500的前臺接線生節衣縮食去買價值上萬的LV皮包,有500萬中國人想買豪華車,因為廣告是這樣誘惑他的。我世代奉行"我花故我在"(spending becomes me)的消費哲學,在一個沒有宗教與意識形態維繫的消費社會,消費主義就是最大的宗教與意識形態。

 

 

 

從我再到我們

 

 

 

1999年,社會學家霍伊和史特勞斯曾在《千禧年世代的崛起》(Millennials Rising by Neil Howe and William Strauss)一書中預言:1982年出生的孩子長大以後,將成為美國下一個"最偉大的世代",他們將會積極樂觀,重視自己的社會公民責任。

 

 

 

這一預言很快被認為是荒謬的:至少這些孩子們可以被視作"最沮喪的世代",同樣是Jean Twenge,她檢視了美國1950年代至今的兒童精神病記錄,她發現今天的孩子遠比1950及1960年代的孩子焦慮與沮喪,那些現在看起來正常的孩子,很可能在1950年代被送進兒童精神病院。難怪在台灣,《Generation Me》被翻譯成《青春不快樂物語》。

 

 

 

Jean Twenge分析後認為,今天兒童如此焦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支持系統的瓦解。1950年代的孩子多半住在大家庭環境堙A離祖父母、叔伯阿姨、堂表兄弟很近,常常可以互動。今日的孩子幾乎不可能有任何親戚住在附近,他們被單親撫養的幾率也比以前高很多。

 

 

 

Rt Hon Donald McKinnon,曾任英聯邦秘書長的他,早在2001年就宣稱:我世代必定要終結。他的依據是,世界上任一個體與另一個體的聯結關係都不超過6層。舉個例子來說吧,一個肯尼亞農民和一個新西蘭少女,看似毫無關聯,但事實上,肯尼亞農民有個朋友在內羅畢某餐廳做

 

 

 

廚師,餐廳老闆的哥哥在一家高級酒店做工,正好認識一個新西蘭來的志願者,志願者的姐姐就是這個新西蘭少女的媽媽。

 

 

 

世代大趨勢是越來越個人化了,還是像麥克盧漢地球村那樣,回歸部落文明?這是個未知數。(陳舊)

 

 

 

"我們"的時代到"我"的時代

 

 

 

"我"的時代才剛剛現出雛形,"我們"的時代還遠沒有拉下大幕。無所謂時代變遷,主體角色的易位無非只是繞口令式的周而復始。

 

 

 

並不僅僅是單數和複數的聯繫,"我們"和"我"更像是集合和元素,只有剝離所有的共性,元素才能作為一個個體存在。

 

 

 

關於"我"

 

 

 

當托克維爾18世紀30年代初在美國進行他那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時,"我"對他來說還是個新概念,他寫道:"個人主義是個新奇的詞彙,它表達了一種新奇的觀念。我們的父輩只知道自我中心。"在他看來,個人主義則是"一種成熟而鎮靜的感情"。在托克維爾逝世的一個半世紀之後,個人主義在西方已經確立了自己的正面形象,成為一種可以接受的價值原則。

 

 

 

相比之下,低調行事、隱忍不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中國"我"的處世風格,你可以在1980年版《辭海》的第309頁找到佐證:"一切以個人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思想,是資產階級世界觀的核心,表現為損人利己,唯利是圖"。相應的還有課堂,集體榮譽被班主任作為班規撰寫在黑板上,教室內的一乾人等在年復一年中深信不疑。如果再把時間推前,上一輩人正在為了國家利益上山下鄉,等到能為自己圖謀劃策,卻已經是有心無力。

 

 

 

被外來文化和素質教育熏陶出來的後來者們顯然已經是我世代的產物,他們對整齊劃一的校服並不感冒,因為一旦穿上便泯然眾人,無處上位。而大多數人記憶中的第一次個人解放都會追溯到1980年代末,四面八方的人浪涌向沿海,尋找個人價值的價碼。而之前,父輩們正孜孜不倦地將"我們"作為精神境界的徽記,個人主義則成為與之相悖的生活準則。在百廢待興的時代,個人價值被捆綁在集體利益之上,一旦離開,便失去了追求利益的源泉。

 

 

 

隨著時代的開放和全球化的進程,中國人的自主空間開始擴大;當個人擔起了自己的責任後,就不免要獲得相應的權利和自由,要求取得對自身事務的真正自主權。當個人主義的社會基礎具備之後,關於"小我"的個人主義話題也再次浮出了水面。網路、秀臺,乃至職場,都成為個人意識張揚的平臺,苦心經營多年的自我終於能夠登上臺面。今天的中國,也許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個人主義者,但是在普通中國人身上的張揚自我的覺醒已經不可否認。

 

 

 

我世代的東西進化史

 

 

 

早在1922年,尚未成為美國總統的胡佛就在《美國的個人主義》中告訴所有國民,生活的要素在於"擅用個人的性格、能力和慾望來改變你本人和這個國家",但即便個人主義與生俱來的美國人自己也認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個性肆虐發生在1960年代,嬉皮士們用浩蕩的集體行為詮釋了胡佛的論文。而中國人的進程,相比之下顯然快捷了很多。

 

 

 

美國人奧爾森在《國家的興衰》中樂此不疲地分析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他的疑問在於,為什麼德國和日本在戰後能夠創造出高速發展的經濟奇跡?為什麼像美國、英國這些受戰爭影響比較小的國家反而經濟呆滯?奧爾森的答案是過度臃腫的集體意識導致了個人能力的退化,國家決策的效率降低。當義務歸於個人,權利歸於集體時,某些事情的發展會變得滯後。奧爾森力圖讓人們看到理性、自利的先個人後集體,先集體後社會的利益取向。

 

 

 

中國的時代進程也可以從"個人"的曲折遭遇中窺得一斑。早在"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實現臣民身份向公民身份的一個轉變。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與相應的市民社會的出現開始為自由與獨立之個人在社會上提供立足之地,為個人主義時代在中國的到來提供了契機。

 

 

 

大眾時代的來臨

 

 

 

愛因斯坦在回憶錄中試圖為個人價值加上定義:"只有貢獻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工作上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而實際上,在我們的詞典中,沒有比"個人主義"一詞更加下場慘澹的。它總是被用來泛指好幾種對於社會的態度;而這些態度,總與利己主義聯繫在一起。但以我為主的大眾時代已經來臨,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

 

 

 

"我"已經可以登堂入室地擺上臺面,但團結仍舊是力量,個人的小宇宙也無非是表現給群體欣賞。從"我們"到"我",其實是一個周而復始的繞口令的過程,它們總會伴隨對方出現,誰都甩不掉誰。唯一不同的是,個人正在取代群體成為享受權益和承擔義務的主體。這更像是個社會性和全球性的課題,現在中國的國門比以往任何時候開得都大,隱忍不發的處世態度在全球化的沖刷下分崩離析,年輕一代的"自我"終於被充分地釋放出來。

 

 

 

在商業元素的催化下,激發年輕人的個人主義情緒比鼓舞他們服務社會建設國家似乎更加容易。當周傑倫喊出"

 

 

 

動感地帶"那著名的"我的地盤,聽我的"、"我的地盤,我做主"等一系列充滿煽動性的口號後,這預示著,新一代年輕人不但日益成為最蔚為壯觀的消費生力軍,而且以一種特立獨行的面目登場。

 

 

 

個人正在從組織和社會巨大的網路婺挐璆X來,社會只是作為使人更健全的手段和舞臺。而互聯網的普及,令原被壟斷的話語權被打破,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接受資訊和發表言論。中國文化的獨特背景以及其由來已久的保守性、封閉性,使得它遠疏於個人主義的精神內涵,隨著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全球化程度加深,大眾尋求自由的時代已經到來。(胡堯熙)

 

 

 

我世代的100種氣質

 

 

 

必須要證明我的存在,強調我的存在,劃分我的存在,向所有人通知我的存在。

 

 

 

1.打折卡比銀行卡多

 

 

 

銀行卡的意義在於證明你賺錢,打折卡的意義在於證明你玩錢,我們的生活不要結果,只要玩。

 

 

 

2.不用皮革錢包,只用帆布錢包

 

 

 

皮革錢包就意味著很久才換一個,意味著顏色晦暗單一,意味著錢包比堶悸瑪還貴,意味著不能隨著心情換用。

 

 

 

3.服裝店老闆會發短信告訴你新貨資訊

 

 

 

誰還去百貨公司、Mall、大賣場買衣服?每個人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服裝取向,自己所鍾愛的服裝小店。

 

 

 

4.長期喝一個品牌的飲料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碧悠酸奶、午後紅茶、胡蘿蔔汁,什麼都好,選準一個,一直喝下去,直到看見這款飲料就想起你。

 

 

 

5.有一輛很少騎但很貴的單車

 

 

 

小輪、可折疊,Hasan、Airwalk或者大衡都行,只用於在辦公室媄M,最多晚飯後在街道上騎500米去買蛋糕。

 

 

 

6.至少擁有一個雙肩揹包

 

 

 

不裝東西,只為了背著。

 

 

 

7.為接到正裝出席的請柬而苦惱

 

 

 

沒有西裝,即使有,也往往只挂在衣櫃埵地方,最正的衣服是長袖T-shirt。

 

 

 

8.可以沒有電視機,但一定要有微波爐

 

 

 

電視基本不看,但微波爐除了解決吃的問題,還有神奇用途:冬天洗熱水臉,濕毛巾"叮"一分鐘,搞定。

 

 

 

9.如果戴眼鏡,一定是扁平黑框的

 

 

 

早就不是金絲眼鏡的天下了。黑膠框眼鏡不僅可以是近視,也可以是平光,甚至沒有鏡片只戴框。

 

 

 

10.永遠對自己的髮型不滿意

 

 

 

髮型不是身份,不是裝飾,是娛樂。娛樂,就沒有夠,不滿意就改,改了還是不滿意。

 

 

 

11.對日本菜,要麼非常喜歡,要麼非常討厭

 

 

 

喜歡和討厭都可以出自同一個理由:清淡、漂亮、儀式感、哈日;或者沒有理由,就是喜歡,就是討厭,沒有中間派。

 

 

 

12.在任何表面上都可以睡著,除了床

 

 

 

地鐵和電影院容易睡著,沙發和辦公桌經常睡著,開會和寫報告肯定睡著,但上床之後總會跳起來打遊戲、看碟。

 

 

 

13.所有電器都不看說明書

 

 

 

寫說明書的人都是白癡,看說明書的人比寫說明書的人更白癡。

 

 

 

14.生日禮物一定有安全套

 

 

 

性不是性,是娛樂,是玩笑,是揶揄。收到安全套,卻並不急不可耐地用出去。

 

 

 

15.不喝紅酒

 

 

 

除了味道酸,還有氣質酸,所以我們不選紅酒,寧肯喝伏特加,紅星小二也是不錯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